講到CPU,通常就是三個問題:
1.
intel 或 AMD,哪一個比較好?
2.
哪一顆CP值比較高?
3. 哪一顆比較好超頻?
以上這三個問題,我通通不關心,真的,我不關心這三個問題,但我知道你很關心,我等一下會講。
(本文有點長,你要有點耐心)
-----------這是起始區隔線---------
一台電腦的性能好不好,速度快不快,主要還是看CPU(中央處理器),但什麼樣才叫速度快?
這種問題其實是見人見智,每個人的主觀感受都不同,大原則是寧可效能過剩,也不要效能不足。
●如果只是上網、文書、看影片的使用者,
不必選擇高階CPU,低階的Intel i3或AMD
R3即可。
(更低階的Pentium或Athlon當然也適合文書,但我建議您不要為難自己,最低就是i3或R3起跳)
●若是遊戲玩家、繪圖美工、希望高效能速度快的電腦,
建議選擇要中高階的CPU,Intel i5、i7、i9或AMD R5、R7、R9。
●若是超頻玩家則必須選擇可超頻的cpu及可超頻主機板。
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您了解CPU的專有名詞與如何選購一顆合適的CPU,不過有一些比較冷門的規格,例如伺服器用的CPU,在這邊就先跳過了,本文主要還是以常用的電腦組裝CPU為主。
AMD Ryzen 9000系列處理器2024/8/8上市
intel第14代K版CPU(超頻版)在2023/10/17上市,非K版在2024/1/9上市。
Intel 桌上型 CPU Core Ultra 200K系列 (超頻版) 2024/10/25上市。
依照過去的經驗,非K版應該會在明年1月上市。
但比較尷尬的是,新款的Core Ultra 200K效能也沒有好到哪裡,簡單講就是,效能沒有明顯提高,但功耗大幅降低(會比較低溫)。
與第14代相比 Core Ultra 200K 在應用程式效能上平均提高了5%,遊戲效能則降低 6%;功耗平均減少 20%,遊戲的能源效率也提高了 50%,但新上市價格是較高,所以性價比反而是降低的。
再來就是CPU 上市通常都會先上高階款,例如可超頻的K系列,但一般使用者通常還是會選擇非K系列會比較保險一點。
所以通常是等隔年1~2月出非K版的CPU時再組,那時價格也應該會比較平穩一點,就算有問題,過了2~3個月也應該比較穩定了。
3C產品買新不買舊,如果現在要組AMD就是組Ryzen 8000或Ryzen 7000X3D系列,Intel就是組第14代。
另外就是大部份的使用者都不超頻,而且也非常重視散熱(溫度)的問題,所以通常是組非K版的CPU會比較簡單一點,而且也會比較便宜,請參考為大家特別準備的每月電腦組裝說明。
在價格上,Core Ultra 200K新上市本來就會比較貴,再加上搭配的800系列主機板也是比以前更貴,也就是說,現在組電腦真會比以前貴滿多的。
另外還要說的是,發表→上市→有貨→能買到→價格正常,這是五個階段,根據過去的經驗並不是有上市,你就一定能買到,而且上市很有可能還會分階段上市,所以一切還是以實際有貨組裝為準。
另外還要說的是,發表→上市→有貨→能買到→價格正常,這是五個階段,根據過去的經驗並不是有上市,你就一定能買到,而且上市很有可能還會分階段上市,所以一切還是以實際有貨組裝為準。
問: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 是第15代嗎?
答:嚴格說起來並不是,因為這個Intel Core Ultra 系列是全新架構,全新系列,但卻是接替第14代之後的下一代桌上型處理器,所以你如果講第15代,這樣大家其實也懂你在講什麼。
如果你查一下intel官網,其實是有Intel Core Ultra 100系列的 (2023年)
→Intel® Core™ Ultra 處理器(系列 1),但系列1並沒有桌上型處理器
→Intel® Core™ Ultra 桌上型處理器(系列 2),這個就有桌上型處理器,2024/10/25上市。
所以你會發現怎麼從第14代直接跳到Intel Core Ultra 200 系列,就是這個原因,因為100系列沒有桌上型。
而Intel Core ,跟Intel Core Ultra,其實就是差在多一個Ultra。
那新的Ultra CPU要怎麼叫?
嚴說的說法,你就直接講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,例如「Intel Core Ultra 9 285K」,但這樣太長了,所以我底下會直接簡稱為「U9-285K」,這樣大家應該就能懂了,這一台是2024年的intel最新款的Ultra 200系列CPU。
再來,新的Ultra系列之原本Core系列的命名方式也不一樣,
例如:I9-14900K
這個我們已經看的很習慣了,從2003年一路看到現在,很熟。
但現在變成U9-285K
坦白說,我還真的看不習慣,好家在最前面的數字9、7、5、3這個是一樣的。
例如這一次Ultra 200K系列10/25新上市有5顆如下:
.Ultra 9 285K【24核/24緒】3.7G(↑5.7G)/36M/內顯Xe-core/無風扇
.Ultra 7 265K【20核/20緒】3.9G(↑5.5G)/30M/內顯Xe-core/無風扇
.Ultra 7 265KF【20核/20緒】3.9G(↑5.5G)/30M/無內顯/無風扇
.Ultra 5 245K【14核/14緒】4.2G(↑5.2G)/24M/內顯Xe-core/無風扇
.Ultra 5 245KF【14核/14緒】4.2G(↑5.2G)/24M/無內顯/無風扇
再來講到這一次的Intel® Core™ Ultra 200系列跟第14代最大的不同在於:
1. 全新製程,全新架構,Intel 首款 AI 桌上型處理器
全新1851腳位,搭配800系列主機板,目前只有Z890主機板可選。
雖然腳位不同,但CPU散熱器與上一代1700腳位是通用的。
2. 升級CPU 20 x PCIe 5.0 通道
3. 記憶體支援 DDR5 6400,也支援下一代 CUDIMM/CSODIMM 記憶體規格
4. 內顯搭載 Xe 核心
好,總之新一代肯定會比上一代更好一點,但價格也會更貴一點,總之,早買早享受,晚買有優惠。
好,以上是intel 桌上型 CPU Core Ultra 200K系列的重點說明。
對了,我忍不住想要多講一下,有時候我看這些新產品的官方說明,我真的覺得這都是一種「行銷話術」。
光是一個命名規則都可以搞得五花八門,讓人摸不著頭緒,在性能方面就更別說了,都還沒有「調適」好,然後就先上市再說。
特別是現在每年都要出新款,不出不行,然後就是現在這種情況,說新是真的最新,但說好嘛~~又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好的地方。
---------接下來是之前的補充-------
intel 第12代相較上一代主要有四個明顯的改變
全新1700腳位、支援DDR5、全新大小核混合架構,支援PCIe 5.0。
補充:大核 P-Core(效能核心) ;小核 E-Core(效率核心)
Intel 第13代相較上一代主要是核心數更多、時脈更快,效能更高
第13代一樣是1700腳位,有支援DDR4或DDR5,支援最新700系列主機板,但也可以裝在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,不過建議第13代還是搭新款的700系列主機板,這樣會比較省事省心。
再來就是第13代效能更高,相對的也更高溫,但這個高溫是指在燒機時,在一般使用情況下就還好 (因為cpu不需要跑到100%效能)。
Intel 第14代相較上一代主要是核心數更多、時脈更快,效能更高
第14代一樣是1700腳位,也是打破近年Intel每2年更新處理器腳位的慣例,讓LGA 1700腳位的生命週期進入第3年,也就是說用700或600系列主機板只要更新BIOS都有支援第14代。
因為腳位一樣,所以也都有支援有支援DDR4或DDR5。
再來就是第14代效能更高,相對的也會更高溫,尤其是K版CPU,只會更高溫,不可能更低溫。
簡單說就是第14代跟第13代其實差別不大,製程一樣,腳位一樣,連主機板也是延用第13代的700系列晶片,雖然效能會比第13代好一點,但代價就是更高溫,然後價格又再更貴一點點。
AMD Ryzen 7000系列相較上一代主要有四個明顯的改變
全新AM5腳位(但散熱器孔位與上一代AM4相同,但要注意散熱器的扣具是否適用),並將前代的Socket插槽改為LGA封裝設計(拆裝散熱器的時候不用怕CPU被暴力拔出),都有標配RDNA內顯、只支援DDR5、支援PCIe
5.0
AMD Ryzen 8000系列一樣是AM5腳位
除了效能有提高之外,最明顯的差別在於內顯,頂級AI APU 加入了Ryzen AI,以R7-8700G來說,內顯780M效能約等於GTX1650 獨顯,雖然說內顯的效能有提高,但你也不太可能真的用內顯玩3D遊戲啊。
AMD Ryzen 9000系列一樣是AM5腳位
採用全新的Zen5架構,相較於上一代的Zen4架構提升了 16% IPC性能,4nm製程提升能耗比之外,還能改善積熱。
有些朋友會希望我能多介紹一下CPU的「架構」,但我這一篇主要是講CPU的選購,不是CPU的架構,一般使用者關心的肯定是目前最新款是什麼,那一顆CPU最快,不同的需求大概要裝到什麼等級的CPU,而不是去了解CPU的架構,架構就留給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到官網爬文研究吧。(說明)
舉例,你去研究Ryzen 5000系列的ZEN3架構跟7000系列的Zen4架構有什麼不同,然後你研究了半天,結論就是ZEN4架構的7000系列比較快,對啊,在一開始就提到7000系列是比較快的。
網友問:請問AMD Ryzen 9000系列的穩定性會比Intel好嗎?
答:您問我好不好? 這個是難說的。穩定性這種問題是看長期不是看短期,最少也要等三年後,就能知道穩不穩定了。
Intel為什麼長期以來這麼受歡迎? 其中之一就是intel比較穩定比較耐用,常常整台電腦都壞光了,但CPU還沒壞。
問:這次Intel 13&14代CPU的災情,想聽聽你的看法?
答:我目前就遇到三顆故障,三顆都是i9的,目前已經有解決的方法,簡單講就是要更新2024年8月以後的BIOS版本。
請參考:想了解Intel 13&14代CPU災情。(請更新2024年8月以後的BIOS版本,避免CPU電壓過高問題)
問:11代~14 代的CPU, AMD 的是不是比 Intel 效能還強?
答:基本上,只要是同等級的,大家效能都差不多。
再來,如果真的一定要比,通常就是比時脈+核心數
但是,對於老鳥來說,也不看時脈+核心數,而是看穩定性,看使用習慣。
舉例,習慣用INTEL的人,就不會買AMD,反之亦然
問:CPU需不需要有內顯?
答:如果你有加裝獨顯,有沒有內顯沒差,因為是吃獨顯,不是吃內顯,但是我建議CPU一定要有買內顯的,這樣的好處是萬一獨顯故障,你可以改用內顯;或是你改天不裝獨顯了,你的電腦還能靠內顯當文書機使用。
舉例:i7-14700及i7-14700F,有尾碼F表示無內顯,無內顯的版本會便宜幾百塊,很多人就會想說,反正我有獨顯,那我當然是便宜幾百買無內顯的CPU就好,是的,你可以這樣選擇,但如果你問我,我還是會建議你還是買有內顯的CPU。
-----
前面剛剛上面那些都只是前言開頭,有點長的前言對吧? 我們先總結一下,然後再詳細一一說明。
總結一下
1. 要買最新的世代 (目前最新是第幾代,你就是買第幾代)
2. 性能是有上限的 (每年都有會新款的CPU上市)
3. 買主流熱門的型號 (一方面省錢,二方面你要維修也方便)
問:我該用Intel還是AMD呢?
答:都可以,我個人習慣都是組Intel,雖然可能比較貴一點,那就貴一點吧,我覺得Intel比較穩定及耐用。
AMD至從在2018年推出Ryzen系列CPU之後風評感覺也不錯,尤其是2019年Ryzen 3000系列推出之後在銷售量也持續穩定上升。
我要強調的是:大原則是寧可效能過剩,也不要效能不足。這是奇摩子的問題,收工。
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:【並不是K版CPU就可以撐個更久】電腦效能越高,越高溫,操的越兇,反而越不耐用。
如果比較忙的網友,以下不看也沒關係,重點都在剛剛一開始就先講完了。
一、品牌:我該用intel還是AMD?
CPU就兩家,Intel與AMD,領導品牌是Intel,市佔率也是intel較高,在同樣的等級下intel會比較貴,所以如果以CP值來考量,可能會是AMD比較高。
這時你就會問了:如果AMD的CP值比較高,那為何是Intel賣的比較好呢?
這個說來話長,但可以簡單理解成在過去這麼多年的使用觀察下來,intel穩定又耐用,這也就是為何明明是intel比較貴,卻又賣的比較好的原因了。
如果您不太懂電腦,希望簡單一點,那麼我會推薦您用Intel,為何?因為大部份的人都用intel。
如果您追求CP值的極大化,那麼就用AMD吧,同等級的產品AMD CP值會比較高一點。
不過有一點我也要講,AMD比較便宜這個刻板印象那是以前,現在的AMD CPU並沒有比較便宜,只是給人感覺CP值比較高。
問:intel 或 AMD,哪一個比較好?
答:你喜歡就好。我個人是這樣建議的,你追求穩定耐用,那Intel會比較適合;你追求CP值,那AMD應該會比較適合。
再來如果你想要超頻,也是AMD比較適合(AMD的CPU幾乎每一顆都能超頻)。
補充1:
AMD從2017年Zen架構的Ryzen 1000系列開始在效能上有明顯的進步,特別是製程,2020年ZEN 3架構的5000系列是7nm製程,2022年7000系列是5nm製作,2024年9000系列是4nm製作。
補充2:2024年做手機晶片的高通也開始做筆電型CPU,例如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,不過目前這款CPU只有筆電用,桌上型還沒有,但應該不久的將來會有。
二、CPU的系列 (由低階到高階)
Intel:Celeron(賽揚)、Pentium(奔騰)、Core i3、i5、i7、i9系列
Intel(2024):U3、U4、U5、U9系列
AMD:Athlon(速龍)、Ryzen R3、R5、R7、R9 系列
等級差不多就是i3=R3、i5=R5、i7=R7、i9=R9,所以很好判斷。
目前的CPU最少都有雙核心,建議要選擇4核心以上的CPU,核心還有分實體與虛擬。
例如:
2019年的第九代I7-9700【8核/8緒】
2020年的第十代i7-10700【8核/16緒】
2021年的第11代i7-11700【8核/16緒】
2022年的第12代i7-12700【12核/20緒】
2023年的第13代i7-13700【16核/24緒】
2024年的第14代i7-14700【20核/28緒】
2024年的Ultra 7-265K【20核/20緒】
↑以I7-14700來說,就是實體20核,虛擬28核的意思,核心數越多越好。
問:我想問一下11代i7跟第12代i7,差很多嗎?
答:差滿多的喔,光是核心數就不同了,更別說第12代i7還有全新的大小核設計,另外內顯也有提升從UHD750→770。
目前2024年1月第14代CPU上市了,因此會以第14代為優先,因為3C產品買新不買舊,如果有新款,通常還是會以新款的為主,除非是缺貨。
四、CPU的時脈:越高越好
時脈就是CPU的速度,例如
i5-14400【10核/16緒】2.5GHz (↑4.7GHz)
i5-14500【14核/20緒】2.6GHz (↑5.0GHz)
以上兩顆看似時脈差不多,但其實CPU的效能是看後面的這個自動超頻的時脈,所以這兩顆是i5-14500>i5-14400,而且核心數也是i5-14500比較多。
問1:i5-14400【10核/16緒】2.5GHz(↑4.7GHz),後面的(↑4.7GHz)是什麼意思?
答:那個叫動態超頻或自動超頻,目前的CPU都有多核心,但並不是所有程式都會用到多核心,因此目前如果只用到部份CPU的核心時,CPU可以提高使用中核心的頻率,讓速度更快。預設的速度是2.5GHz,如果有需要的時候CPU最多可以動態超頻到4.7GHz。這項技術在intel叫Turbo Boost 渦輪加速,在AMD叫Turbo Core 渦輪核心。
補充:如果你在電源計劃中開啟高效能或終極效能,CPU的時脈就會自動超上去(說明)
問2:為什麼I5-10500的速度一直跑在4.1 GHz以上,是不是有問題?
答:我先講你的CPU正常,這是CPU的基頻與最大超頻的關係 (說明)
問3:要多核心比較好,還是高時脈比較好?
答:如果你同時執行很多不同的程式,那當然是多核心比較占優,如果你通常執行單一執式,那就是高時脈占優,因此你會發現越貴的CPU肯定是核心越多,時脈越高。
問4:為什麼i7-12700是2.1GHz,而i5-12400卻是2.5GHz?
答:i7-12700 2.1GHz(↑4.9G)、i5-12400 2.5GHz(↑4.4G),你如果真的要比時脈高低,其實是要看最大超頻(自動超頻)的部份 (說明)
問5:常常看到I5-13400或i5-13500,但很少看到i5-13600,為什麼?
答:請不要畫錯重點,重點是需求及預算 (說明)
每個世代的針腳通常會不一樣,針腳不一樣就不能混插。這也就是為什麼電腦用個五年左右就差不多可以淘汰了,理由是零組件停產了。(例如:2011年上市的1155腳位CPU目前已經停產了)
2023年 Intel是第13代,例如i7-13700
2024年
Intel是第14代,例如i7-14700
2022年
AMD是Ryzen 7000系列,例如R7-7700X
2024年 AMD是Ryzen 8000系列,例如R7-8700G
2024年 AMD是Ryzen 9000系列,例如R7-9700X
簡單說,你不要買到上一個世代的CPU,那等於是你明明買了一件新衣服,卻是買到過季品。
問1:功能不是都一樣,為什麼要換世代?
答:換世代通常是提昇性能,降低功耗,而且還有製程上的改進,例如你常聽到的幾奈米製程,Intel第12代是intel 7
(10nm製程),AMD Ryzen
7000系列是5nm製程。
其實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,大家還是習慣看世代,而不是看製程,例如intel 2015年的第六代是14nm製程,然後呢?有幾個人知道intel到2021年的第11代居然還是14nm製程。
更讓你想不到的是,2021年7月intel 有了新的動作,就是接下來第12代的10nm製程不叫10nm而叫intel 7,有沒有很傻眼? 對手是7nm製程,然後我叫intel 7.....
問2:換CPU需要換主機板嗎?
我目前是I5-7400 + RT 6600,把CPU換成I5 13500,需要換主機板嗎?
答:需要,I5-7400是第7代,I5-13500是第13代,差了6代肯定是要換主機板,而且說不定連記憶體都要換,因為第13代的主機板有分DDR4或DDR5,不相容。
也就是說,你挑主機板的時候也要注意是支援DDR4或DDR5的記憶體。
問:怎麼看2024年intel cpu的型號?
答:請詳上圖
1. 系列:Ultra 系列 (以前是Core i系列)
1. 等級:U3、U5、U7、U9 (其實就是以前的i3、i5、i7、i9)
2. 世代:第1組數字就代表世代,目前是200,明年應該是300。
舉例:U7-265K
3. 性能:第2組(2位數)是表示性能
例如:U5-245,數字越大表示越好。
4. 尾碼:K→可超頻,F→無內顯 (官方說明)
可超頻K版CPU要搭配可超頻的Z系列主機板才行。
無內顯F版CPU要搭配獨顯才會有顯示。
目前2024年 intel Core Ultra 200 系列,1851腳位 如下:(價格低到高)
.U5-245KF【14核/14緒】4.2G(↑5.2G)/24M/無內顯/無風扇
.U5-245K【14核/14緒】4.2G(↑5.2G)/24M/內顯Xe-core/無風扇
.U7-265KF【20核/20緒】3.9G(↑5.5G)/30M/無內顯/無風扇
.U7-265K【20核/20緒】3.9G(↑5.5G)/30M/內顯Xe-core/無風扇
.U9-285K【24核/24緒】3.7G(↑5.7G)/36M/內顯Xe-core/無風扇
以上這5顆都是K版超頻CPU,不超過的非K版,依照慣例應該是2025年年初會上市。
K版可超頻CPU我比較少組,因為我的客戶通常不超頻,通常是以穩定為主。
答:請詳上圖
1. 系列:由低到高 Celeron / Pentium / i3 / i5 / i7 / i9
2.
世代:第1組數字就代表世代
舉例有四顆CPU:i7-11700,I7-12700,I7-13700,I7-14700,第1顆是第11代,第2顆是第12代、第3顆是第13代,第4顆是第14代,這樣你應該就就能理解了。
3.
性能:第2組(3位數)是表示性能
例如:I5-14400、I5-14500,數字越大表示越好。
4. 尾碼:K→可超頻,F→無內顯 (官方說明)
可超頻K版CPU要搭配可超頻的Z系列主機板才行。
無內顯F版CPU要搭配獨顯才會有顯示。
目前2024年 intel 第13代 1700腳位 如下:(價格低到高)
.i3-14100F【4核/8緒】3.5GHz(↑4.7GHz)/12M/無內顯/58W
.i3-14100【4核/8緒】3.5GHz(↑4.7GHz)/12M/UHD730/60W
.i5-14400F【6+4核/16緒】2.5GHz(↑4.7G)/20M/無內顯/65W
.i5-14400【6+4核/16緒】2.5GHz(↑4.7G)/20M/UHD730/65W
.i5-14500【6+8核/20緒】2.6GHz(↑5.0G)/24M/UHD770/65W
.i5-14600KF【6+8核/20緒】3.5G(↑5.3G)/24M/無內顯/無風扇
.i5-14600K【6+8核/20緒】3.5G(↑5.3G)/24M/UHD770/無風扇
.i7-14700F【8+12核/28緒】2.1GHz(↑5.4G)/33M/無內顯/65W
.i7-14700【8+12核/28緒】2.1GHz(↑5.4G)/33M/UHD770/65W
.i7-14700KF【8+12核/24緒】3.4G(↑5.6G)/33M/無內顯/無風扇
.i7-14700K【8+12核/24緒】3.4G(↑5.6G)/33M/UHD770/無風扇
.i9-14900F【8+16核/32緒】2.0GHz(↑5.8G)/36M/無內顯/65W
.i9-14900【8+16核/32緒】2.0GHz(↑5.8G)/36M/UHD770/65W
.i9-14900KF【8+16核/32緒】3.2G(↑6.0G)/36M/無內顯/無風扇
.i9-14900K【8+16核/32緒】3.2G(↑6.0G)/36M/UHD770/無風扇
大部份使用者是不超頻的,因為主流是不超頻的CPU(會比較低溫),目前常用是I3-14100、I5-14500、i7-14700、i9-14900這四顆。
K版可超頻CPU本身是比較少組,因為目前的客戶通常不超頻,通常是以穩定為主。
答:請詳上圖 (跟Intel很類似)
1.
系列:由低到高 APU / Althlon / Ryzen系列 R3 / R5 / R7 /
R9
2.
世代:第1個數字就代表世代(系列)
舉例有四顆CPU:R7-5800X、R7-7700X、R7-8700G 、R7-9700X、(第一顆是5000系列,第二顆是7000系列、第三顆是8000系列、第四代是9000系列)
3.
性能:第2~3個數字是表示性能
數字越大性能越好 R7-3700X、R7-3800X,數字越大表示越好。
4. 尾碼:X→可超頻,G→有內顯
Ryzen 6000系列以前都是無內顯,除非尾碼有「G」才表示有內顯
Ryzen 7000系列以後都有內顯,而尾碼有「F」才表示無內顯
2023年4月 AMD AM5 Ryzen 7000系列如下:(價格低到高)
R7-7800X3D【8核/16緒】4.2G(↑5.0G)140M/5nm RDNA2內顯/120W (不含風扇)
R9-7900X3D【12核/24緒】4.4G(↑5.6G)/140M/5nm RDNA2內顯/120W (不含風扇)
R9-7950X3D【16核/32緒】4.2G(↑5.7G)/144M/5nm RDNA 2 內顯/120W (不含風扇)
2024年4月 AMD AM5 Ryzen 8000系列如下:(價格低到高)
R5-8400F 【6核/12緒】4.2G(↑4.7G)/無內顯/65W (含風扇)
R5-8500G【6核/12緒】3.5G(↑5.0G)/RDNA 3內顯/65W (含風扇)
R5-8600G【6核/12緒】4.3G(↑5.0G)/RDNA 3內顯/65W (含風扇)
R7-8700F【8核/16緒】4.1G(↑5.0G)/無內顯/ 65W (含風扇)
R7-8700G【8核/16緒】4.2G(↑5.1G)/RDNA 3內顯/65W (含風扇)
2024年8月 AMD AM5 Ryzen 9000系列如下:(價格低到高)
R5-9600X【6核/12緒】3.9G(↑5.4G)/具RDNA內顯/65W (不含風扇)
R7-9700X【8核/16緒】3.8G(↑5.5G)/具RDNA內顯/65W (不含風扇)
R9-9900X【12核/24緒】4.4G(↑5.6G)具RDNA內顯/120W(不含風扇)
R9-9950X【16核/32緒】4.3G(↑5.7G)/具RDNA內顯/170W(不含風扇)
以前尾款X表示可超頻/無內顯,但7000系列以後是有內顯的。
說明:
1. R3、R5、R7就跟Intel的i3、i5、i7的意思一樣,你可以簡單理解成低階、中階、高階。
2. 尾碼有「G」表示有內顯,例如R5-5600G (有風扇)
3. 尾碼有「X」表示可超頻,但不一定有風扇。
舉例:R7-7700X【8核/16緒】4.5G(↑5.4G) 105W
4. 尾碼有「F」表示無內顯,但有風扇
舉例:R5-7500F 【6大核/12緒】3.7G(↑5.0G)
5. Ryzen
3000、4000、5000系列可搭所有AM4主機板,但必需先把BIOS更到最新,如果沒有更到最新可能會抓不到CPU。
6.Ryzen 7000及8000 系列搭AM5主機板。
補充:尾款XT會有更高的超頻頻率,但不附散熱器。
補充:R7-7700X 基頻是4.5G,CPU會視情況動態超頻到5.4G
超頻除了在BIOS調整外,還可以可使用Ryzen Master在windows系統下超頻。
為何說AMD比較適合超頻,因為Ryzen系列其實都可以超頻(自動超頻),尾碼X代表較高的自動超頻頻率,但建議搭X系列主機板會比較好超。
問:我要怎麼知道intel 與 AMD CPU哪一顆比較好?
答:請參考CPU天梯圖,這樣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哪一顆性能比較好。
問:AMD CPU都有附風扇嗎?
答:不一定,請參考(這裡)
六、其他:快取、製程、內顯、瓦數、代理
舉例:
i7-14700【8+12核/28緒】2.1GHz(↑5.4G)/33M/UHD770/65W 有內顯
R7-8700G【8核/16緒】4.2G(↑5.1G)65W/RDNA 3內顯/Ryzen AI(含風扇)
●快取M:快取越多越好。
很明顯的R7快取比較多。
●製程nm:越小越好。
製程表示CPU內部元件的精密程度,單位為奈米,R7是7nm比較好。
●內顯:有無內顯要看需求
文書機要搭有內顯的cpu,這樣你才不用另外加獨顯,至於遊戲或繪圖機有沒有內顯其實沒差,因為通常會另外加獨顯。補充第12代以後的內顯有提升,為UHD700系列。
●TDP(熱設計功耗):當CPU達到負荷最大的時候釋放出的熱量,單位為瓦(W)。TDP越大越耗電,越低越省電。
●代理貨(盒裝)或平行輸入:
代理貨就是有代理商正式進口,有問題可以找代理商退換貨,平行輸入就是水貨,水貨有問題原廠也保固,但要自行寄回原廠退換貨。一般來說你當然是要選「代理」,但代理貨比較貴,平行貨比較便宜。
接續,講到這裡CPU的規格你已經會看了,接下來繼續講怎麼挑CPU。
(請打起精神來,本文目前只跑了50%)
七、CPU的腳位不同,搭配的主機板也會不同。
舉二個2024年新款CPU的例子:
.Intel I7-14700 (1700腳位),需搭配Intel 1700腳位主機板
.AMD R7-9700X (AM5腳位),需搭配AMD AM5腳位主機板
注意:以前主機板並不一定需要刷新BIOS
但2019年的Intel第九代或AMD第三代以後,你一定要把主機板的BIOS刷新,比較不會有問題。
問:CPU的型號這麼複雜,我怎麼可能知道要搭什麼腳位?
答:不需要記,如果您真的需要知道詳細規格(腳位),Intel官網(傳送門)或AMD官網都查的到。
八、要選那一顆CPU比較好? 這要看您的需求與預算。
一定要有需求及預算,否則無法建議。大部份的消費者都是看CP值,但我的建議是寧可效能過剩,也不要效能不足。電腦是你在用,請不要為難你自己。
對了,我在教你一招最快的,萬一你實在不知道哪一顆CPU比較好,你直接看價格啊,越貴的越好喔。
挑CPU通常會以用途來區分,
例如文書機、遊戲機、繪圖機、影片剪輯機來區分。
以Intel來說:
低階:I3 文書/上網 (實例)
中階:I5 遊戲/繪圖/影片剪輯 (實例)
高階:I7 遊戲/繪圖/影片剪輯 (實例)
高階:I9 遊戲/繪圖/影片剪輯 (實例)
以AMD來說:
低階:R3 文書/上網
中階:R5 遊戲/繪圖/影片剪輯
高階:R7、R9遊戲/繪圖/影片剪輯
其實很好區分,3是低階,5是中階,7、9是高階。
補充:I3或R3要拿來遊戲或繪圖也可以,只是遊戲或繪圖一般會盡量組I5或R5以上。
請參考:【電腦升級】玩遊戲但效能不足,我應該升級cpu+主機板+記憶體+SSD+顯卡,還是整台換新?
九、CPU的價格:
直接舉例
Intel: i3【4核8緒】約5千元,i5【10核16緒】約8千元,i7【16核24緒】約1萬3千元,i9【24核32緒】約2萬元。
AMD: R3【4核/8緒】約4千元,R5【6核12緒】約7千元,R7【8核16緒】約1萬1千元,R9【16核24緒】約1萬8千元。
簡單講:I3約5千,I5約8千,I7約1萬3左右,I9約2萬左右。
如果您只看CP值,那可能是AMD的CP值比較高,這是事實,
但intel依舊是領導品牌,市佔率也比較高,這也是事實。
十、怎麼組比較划算,CP值比較高?
如果你的預算夠,我當然不反對你直接用i7的CPU,但如果你問我要用哪一種CP值比較高,建議是文書機用i3,繪圖遊戲機用i5,強調效能用i7或I9。
如果是一般的文書、上網、看影片,那麼隨便組一台i3+8G(或16G)記憶體+SSD,基本上就嚇嚇叫了,沒有什麼問題,速度包你滿意。
如果是繪圖呢?那要 i5或i7?
這要看您的繪圖是2D或3D,還有3D渲染的圖多不多。
如果是遊戲呢?那要 i5或i7?
這要看您玩遊戲是玩哪一款?還有您是否要追求極致效能。
不過一般來說最簡單的作法是,直接看您的預算,如果預算夠,那當然是i7>i5。
買3C產品用CP值來挑選很正常,但除了CP值之外,你還要看穩定性、品牌偏好、維修保固等等而定。
問1:我有遊戲及繪圖需求,I5跟I7會差很多嗎?
答:如果您追求效能,肯定是i7比I5快,但I7也比I5貴很多,所以還是要回到您的需求與預算上來看。如果預算OK的話,那就直接組到I7吧,這是個人需求的問題。
問2:我只是文書上網需求,應該要組I3還是I5?
答:I3與I5的價格差了快一倍,但對於文書上網用途來說,其實I3肯定就夠了,您組到I5不會比較快,為何?這叫效能過剩。也就是說I3已經可以百分百完成您的文書上網需求,您就算組到I5,其實也不會感覺比較快。
問3:那我要如何避免「效能過剩」的問題?
答:以文書上網來說,那肯定是I3就夠了,但如果是遊戲、繪圖、影片編輯來說,這真的就很難講,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有人遊戲只玩2D的LOL,有人遊戲是要玩3D遊戲大作如吃雞。再加上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也不同,所以最後到底要I5或I7,還是會以個人的需求與預算而定。
以遊戲PUBG為例:
第一種:I5-14400+RTX3060 可不可以玩? (當然可以啊)
第二種:I7-14700+RTX4060 是不是會更好? (這是很肯定的)
問4:請問主要工作需求多開網頁的話,我需要注重CPU還是RAM呢?您的專業推薦RAM多少大小或幾核心呢?
答:文書需求,就是I3+8G(16G)+SSD就很夠用了,如果擔心8G 記憶體不夠,那就升級到16G。請參考:買電腦通常不是規格有問題,而是預算的問題。
問5:我追求遊戲效能,但預算有限,我應該先CPU,還是先顯卡?
答:一般都是先CPU,CPU不能太差,再來才是顯卡,例如有人會問I5+RTX3070會不會有推不動的問題? 這個問題不是問題,你這樣組也一定能玩,只是大部份人不會這樣組。
總之以遊戲機來說CPU裝到I5是一定要的,以3A大作來說,顯卡裝到GTX1660-6G是一定要的,主要還是看您的需求與預算。
請參考以下這一篇升級實例:I5-6400+16G+GTX960
玩3A大作覺得LAG,把顯卡升級到RTX2060
SUPER 8G 有用嗎?
還有這一篇:我的第9代I5-9400F+GTX1660TI玩流亡黯道POE經常卡頓,CPU滿載,怎麼辦? (升級CPU解決)
問6:會推薦買I9-13900KS嗎? 要買哪一顆CPU比較好?
答:沒有需求及預算的選購詢問,都是瞎聊,所以這個要看需求,看預算,看個人喜好→ 說明
十一、無論你用什麼廠牌或等級的CPU,SSD都是標配
就算您只是組一台I3文書機,SSD都是標配,為何?速度快三倍有人會反對嗎?
說明:【SSD選購建議】我該加裝SSD固態硬碟嗎?
好,看到這裡您個人是否感覺好疲憊,怎麼那麼複雜啊,其實一點都不複雜,你只要預算夠,哪有什麼問題,通通沒有問題。(點頭)
請打起精神,快講完了,請繼續看下去~
十二、CPU 散熱器的選擇
CPU都有附散熱器,一般建議就是用原廠的即可,除非是超頻版(Intel 尾碼是K) 才需要加購散熱器。注意:AMD 第五代的超頻版不一定有附散熱器(說明)。
散熱器有分空冷及水冷,一般建議用空冷的即可,價格約在1千元左右。請參考:超頻與CPU散熱器的選購建議
常見問題:CPU的風切聲
(平常滿安靜的啊,怎麼突然變大聲?)
問:是否要改裝塔扇呢?
答:目前的組裝情況是I3、I5都是用原廠風扇,I7、I9則是會改裝塔扇或水冷,主要是為了安靜,I7如果不裝塔扇風切聲真的滿吵的,另一個優點就是改裝塔扇通常溫度可以在降個10度左右,舉例,原裝風扇燒機80度,改成塔扇後燒機約70度。
如果客戶很在意cpu散熱器的風切聲,建議一律換成塔扇,真的會安靜很多,就算是I3或I5一樣是加裝塔扇,降噪的效果會比你用靜音機殼更好。(I3個人是覺得不需要裝塔扇)
補充:intel
第12代終於升級了萬年不變的原廠散熱器,新款散熱器在風切聲方面的實測效果比舊款的安靜很多,也就是i3、i5用原廠散熱器即可,但i7還是建議要換塔扇才行,否則一般使用時安靜,但在跑全速時會非常吵。 (組裝實例參考)
補充:第12代跟第13代都是同樣1700腳位,散熱器也是一樣的。
問:想要效能高,又想要低溫,怎麼辦?
答:可以從CPU散熱器下手,但也不是你散熱器裝的越好就會越低溫,因為每顆CPU的體質不同、相關零組件也不同,例如:水冷散熱器的降溫效果會比空冷好嗎?
十三、CPU升級問題
問1:為何我開啟遊戲後,CPU使用率立刻100%?
答:很多時候不是你的電腦有問題,而是你的電腦效能不夠 (說明),但升級CPU的結果有可能跟你整台換新差不多。
問2:CPU要相差幾代升級比較有感?
答:這要看需求,不是看第幾代 (說明)
問3:2017年的I7-7700目前使用正常,但CPU效能不足,想要升級CPU及主機板,可以嗎?
答:升級一定可以,但也要看是否划算;不要以為升級一定會比較省錢,看似省錢但實際上也沒有省多少,可能反而吃虧。
為何?電腦效能不足,所以想升級CPU+主機板,可能連記憶體也要升級,如果遊戲需求那顯卡也要升級,升級顯卡後可能連電供也要升級,然後SSD容量不夠大也要升級,總之這樣升級後的結果是CPU+主機板+記憶體+顯卡+SSD+電供都要換新,那跟你買一台全新的電腦有什麼差別? (說明)
常見問題:
問1:我要怎麼知道我的CPU是哪一顆?
答:直接到工作管理員中查看,請參考 如何查電腦的規格、廠牌及型號
問2:CPU的故障率,哪一牌比較低?
答:CPU的故障率其實很低,應該是電腦零組件中故障率最低的,特別是保內的故障率真的很低。
問3:我希望買一台電腦能用5年以上,盡量不要故障。
答:cpu的保固只有三年,不過故障率很低,大部份的時候電腦淘汰通常也不是CPU故障了,而是電腦3~5年後太慢了,你會覺得奇怪,同一台電腦同一套系統會何會越來越慢?這是因為軟體不斷的更新迭代,軟體更新了,你的硬體(CPU)沒更新,電腦的效能就不夠用了,這種情況下就算電腦沒故障你還是要換新電腦了。因此目前的電腦通常抓5年,5年以上你差不多就要換一台電腦了。請參考:我該送修或換新?
問4:我是不是CPU買比較好一點,性能更好,那電腦就可以用比較久?
答:不一定,電腦零組件都有使用年限,目前就是3~5年,你CPU買好一點那是性能好,不代表可以用的比較久,主要還是要看你的需求,如果你只是文書上網,你就算買到I7跑起來其實也跟I3差不多,你還不如先買I3,把省錢下來,5年後在換一台最新款的I3。請參考:我的電腦可以升級嗎?
問5:CPU如果壞掉要怎麼送修?
答:以Intel為例,直接打電話到intel報修。
intel客戶支援中心:0800-455168 (週一~週五 上午9點~下午5點)
請參考:intel
送修流程。
CPU是否故障,一般的使用者是無法檢測的,我建議是請維修的店家幫你送修,你出代送費,這樣你可以省下很多麻煩。CPU故障你就別忙了,花點維修費讓專業的來吧。
問6:筆電的CPU型號跟桌機好像不太一樣,對吧?
答:是的,是有一點不一樣,也無法通用,請參考:筆電的CPU型號怎麼看?
問7:我有模擬器的需求,要如何開啟開啟虛擬化VT?
答:虛擬化技術在intel叫VT,在AMD叫SVM,請到BIOS開啟VT虛擬化技術。
問8:影片剪輯需求,i5或i7,需要獨顯嗎?
答:剪輯需求主要是吃CPU,所以I7>I5,是否需要獨顯,則是要看你是否常剪輯,偶爾剪輯,那內顯也能剪,如果常剪輯,而且有剪輯2K以上影片,那最少是一張中顯RTX3050以上,這樣在剪輯時的預覽會快很多。另外記憶體也要注意,最少16G,最好是32G以上。
問9:Pentium 系列是不是沒辦法從型號知道是第幾代?
答:是的,建議你直接google一下「CPU
型號」,答案就出來了。
問10:我有兩台win10想升Win11,但系統都說不支援該處理器,能更換CPU嗎?
答:不需要換cpu也能升到win11,但不是用官方正規的方法 (說明)
問11:Intel 除了消費級的CPU之外,還有伺服器等級的CPU,這種可以裝嗎?
答:如果你喜歡,當然可以裝。例如:
i9-10900X【10核/20緒】3.7G(↑4.5GHz)/19.25M/165W/無內顯
不過我一般是不建議,除非您有您有特殊需求,否則還是建議用比較熱門的腳位為主,也會便宜很多。
問12:電腦超頻CPU是有必要嗎 ?
答:見人見智,我是覺得沒必要超頻→說明。
問13:CPU I7-13700K,主機板用B760或Z790 ,有什麼差別?
答:你直接Google這兩張主機板的型號,然後到官網查規格,你就會發現兩張的規格不一樣,但你看了半天,如果你還是看不出來差別的話,那對你來說就是沒有差別,都可以。(說明)
問14:CPU的工作頻率要怎麼看?
答:除非您有超頻,否則工作頻率其實都是用預設值,您不需要做調整。
CPU的工作頻率主要有三項:主頻、倍頻、外頻
以i7-11700【8核/16緒】2.5GHz(↑4.9GHz) 為例
CPU的主頻(時脈速度)=倍頻*外頻
4800=48*100
*倍頻是指CPU與外頻之間的比例關係
*外頻是指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,主要反應了CPU與周邊設備的資料傳輸速度。
問15:您並沒有直白告訴我那些CPU是10幾年前的產品,只說是二手的,對我這種不懂電腦的,一開始還真不懂您答覆。(知識落差)
答:本文你先看,如果看不懂,不了解,沒關係,直接pass,找有信譽的店家幫你組裝,而不是一直要鑽牛角尖,想要了解到底哪一個cpu是幾年前的,哪一顆cpu比較適合,其實每個人的需求及預算都不一樣,因此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告訴你,哪一顆cpu比較好,哪一顆不好。(說明)
問16:CPU的時脈也會一直跳動,然後某些核心的溫度也很高,想請問是正常的嗎?
答:電腦能夠正常使用,那就是正常。(說明)
問17:我開XMP(記憶體超頻)有問題,關了就正常,這是我的CPU體質不好? 或主機板的問題嗎?
答:不一定,這個需要你交叉測試,例如換CPU、換記憶體、換主機板,一般來說,只要預設值能正常,那就是正常,至於能不能超頻,這個要超超看才知道,但不能超也不代表零組件就是有問題。(說明)
▼其他電腦零組件的選購與推薦:
1. CPU (本文)
2. 主機板
3. 顯示卡
4. 記憶體
5. 固態硬碟SSD
6. 傳統硬碟HDD
7. 電源供應器
8. DVD/藍光
燒錄器
9. 機殼
10. CPU散熱器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◎站長資訊:嘉豐電腦
以上圖示來至Google大神搜尋到部落客歐飛提供分享,感謝分享,有冒犯之處請來信告知